重点推荐|夏日的景深(大散文)
作者 崔洪国
在夏日深深浅浅的景深中,需要经历怎样的构图、调焦、滤镜和取景,才能拍出一张如此生机勃勃,谐和完美的图景。按下的是快门,过滤的是岁月,经历的是漫漫长远的等待、成长和收获,是累累的硕果,更是玉汝于成的升华。
——题记
一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入深林”。那天从夜阑人深的梦里醒转,看见一轮黄澄的圆月行进到窗前远处那栋高楼的楼顶,刚刚梦里的那些曲径,幽深,花木,山光,鸟鸣还没有走远,清晰地在眼前晃动着,我想到了这个炎炎的夏日让我苦索了好久的题目,《夏日的景深》,那些零星的、斑驳的、朦胧的意象忽然被那轮金色的月亮发出的清幽光辉凝聚了起来,突然有了灵感,灵光乍现,在内心深处缓缓流淌和升华着。
那是半夜时分,万物都沉睡了,外面万籁俱寂。我望着楼顶那轮圆月,怕心中起伏的波澜太多,再无法入眠,就暂时把那些意象和澎湃的思绪在心底抑制着,只是与那轮月彼此凝定守望着。时间在静静地行进着,但那样短暂的时刻,又是寂静的深夜,身心像浮在汪洋暗夜中的小舟,对时光的流逝并没有太多很直观的感受。仿佛就看到那轮圆月静止地悬在楼顶,再远处是无边无垠的旷野和深空,没有风,小区外面的群山深隐在明暗交替,夜色和月光交相辉映的光影中。早晨和白天,蝉鸣蛙噪,虫吟鸟唱的欢歌笑语也都消遁失语,悄无声息地休眠在和我一样的深夜里。
在晴朗的深空,看不到一丝云锦,那轮圆月如苍茫天地间的孤独剑客,在黑魆魆的深夜散发着橙黄橘红的光芒,如剑客和剑身沧桑中透着的侠气和剑气。“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侠之小者,为友为邻。”望着夜空中的那位踟蹰的独行者,我脑海中忽然翻腾起这样的感觉,想必此刻正在沉睡中的无数苍生,那轮在寂静和黑暗中亮晃晃地行走在夜空的月亮,瞬间着了那么多的遒劲和苍凉,让人肃然起敬,我不敢太多直视。赶紧翻了个身,接续串起那场中断的梦境,继续在夏日的景深中不知疲倦地找寻着幽深的花木和悦性的山光。
夏日的景深,有远有近,有深有浅,有明有暗,有虚有实。
相比春天,秋天和冬天,夏日的景深有着更深远的透视性和更多姿的色彩性,自然也更加让人心怡和心动。
其实,那天深夜,梦里那些唯美的意象荟萃的风景回放到不久之前济南东部蟠龙山下的校园里,我刚刚亲历过。因为印象深刻点点赢,加之时间匆匆,难以忘记,就在自己回家第二天的梦境中又复制和还原了。比真实的场景多了一轮金光四射的月亮,梦醒的我是寂寥的,半空中的那位独行者也是孤独的,在那一刻邂逅,就增添了更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彼此守望,独处、独居和独行有了夜空中的伴侣,天地的苍凉之中平添了不少温情,梦里的夏日景深自然就多了美丽细腻的诗情画意,那些意象解构起来就毫无雕琢,浑然天成了。
二
在校的那段时间,时令正经历入夏到半夏、深夏地渐进,天气也是一天比一天炎热。有那么几天,捉知了猴的大军正举着手电筒,恨不得把地翻朝天一样,密密麻麻涌动在故乡的田野和黄河大堤两侧的森林中。关于知了猴的故事被人们津津乐道着,高居着抖音和小红书的热搜榜。但依然还有漏网的知了猴爬到树上,化作了一只蝉,在夏日的林中尖锐、高声鸣唱着,既有对自己前世命运不公的诉说,也有对这个酷暑炎夏的争鸣。
和着这蝉鸣,傍山的那些葱郁的树林里,鸟儿们也是在熹微的晨光中百转千鸣地开起了自己的音乐会,一定要和那些蝉鸣比个高下。宿舍紧邻着山脚,深山中那些鸟儿和蝉儿摁下歌唱键的时候,天光还没有亮呢,虽然还有阑珊的睡意,但实在架不住它们那种此起彼伏,宛转悠扬的歌吟,索性就起了床,沿着登山的崎岖小路,向着夏日的景深出发。
夏日的景深里有无边漫漶的青绿。记得那天早上,沿着通往山顶的石阶,那些青绿郁郁葱葱,越来越深,直到密不透风。倘若不是循着那些人工斧凿的痕迹和行人踏出的弯弯曲曲的林间小路,真得就难辨南北东西了。山顶的风吹过,从高到低,裹挟着密密的丛林,迸发出排山倒海的气势。林深处的鸟儿在树梢的顶端,迎着风,奏出更加高昂动听的曲子,与那些松涛和林海交汇出雄浑的交响。山不是很高,穿过密匝的松林,很快就看到山顶开阔的平台了。夏日里山林中青绿的景深到了山顶,忽然那么近,那么浅了,刚才大汗淋漓,翻山越岭的疲惫转眼之间无影无踪。豁然开朗的视野中,青绿中的景深随着穿透云层的朝霞和远处连绵的群山荡然开去。脚下的山顶在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群山之中,若有若无,若即若离。装点了赤橙黄绿的彩云从远处的群山缓缓飘过来,心潮逐浪,目光向远,夏日的景深在心中逐渐化作一种潮涌般的激情翻滚腾跃。
当这种奇妙的感觉在半山的绿道上遇到那些挂在藤架上的大大小小的葫芦,夏日景深的画意中就又多了无数的诗情和人间烟火的气息。“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云万里身。”刚到校那几天,在半山路上,我就留意那些葫芦了。那个时候它们个头都很小,一个一个悬在穿过半山步道的长长藤架上。叶子蓊绿馥郁,正好把藤架遮掩成一个夏日里凉爽的廊道。入夏后,花儿开了谢了,正是各种果子长个,结果实的时候,头几天去还是藏在叶子后面,不醒目,不显眼,过几天去,就拳头般大小了。过了半个月的样子,那些大个的葫芦就如同胖娃活灵活现了。小的呢,攀着藤架挂在沿途的竹竿和铁柱上,有的两个如一对福娃抱着团,有的三个像一家三口拖家带口。最大的那个就在藤架和廊道的正中悬挂着。看那样子,如果没有支撑,很快就要垂下来了。
有两次早晚上山,正好看到火红的太阳在胖墩墩的葫芦上雕刻着金色的光芒,虽然也就半月二十天的样子,但遇见那样的阳光,那葫芦还是很有漫长的岁月感。傍晚那次上山,刚刚一场雨过,雨后复斜阳,如浓墨般的云彩在背后夕阳的烘托下,色彩的层次感更加分明,千姿百态。在那样的背景中,那些可爱的葫芦在光影的变幻中,圆圆的轮廓一会明丽,一会暗淡。直到夜色逐渐深沉,那些葫芦随了彩云和夕阳的隐去,也消融到夏日的景深中,赋能了夏日景深更多的瓜果飘香。在乘坐高铁沿着齐鲁大地从泉城到烟台飞驰的途中,我看到过盛夏的日子里,那些平原和山川深处的青绿和瓜果在夏日的景深里一闪而过的情景,或远或近,或浅或深,或快或慢,深刻、生动、丰富。
三
那样的日子里,故乡大平原的深处,长得一人高的棒子棵正翠绿成汪洋的海,从遥远的远方层层叠叠漫卷而来。那些深嵌在平原上的村庄和院落,蔬菜瓜果正在房前屋后和边角旮旯疯长着,如我上山的路上看到的那些葫芦。院子里的那些茄子,黄瓜,一串一串的葡萄,用你看不见的速度快速蝶变着。那种青里透绿,红里透紫,得需要多少的水分滋润啊!天气响晴响晴的,在炎炎的夏日,所有的绿叶和果实都昂着头,张大了口,充满饥渴地等待着雨露的滋润。在夏日的景深中,那种干渴是对夏日景深中斑斓色彩和青葱绿意的憧憬,更是对生命质感的深情守候和渴望。
有那么几天,玉米叶子都溜溜着,院子里的瓜果也都蔫吧着,才下心头,又上眉头的愁眉在农人们的脸上紧缩着。好在老天爷懂得人们的心思,在人们的焦急等待中,那雨说来就来,说下就下了,而且下得痛快淋漓。一天一夜的雨急风骤,金色水湾和田野沟渠沟满壕平,蓄积的是雨水,更是万物滋长的营养。平原山川重又绿意盎然,夏日的景深中重又语笑喧阗。在高铁的飞驰中,这种看似漫不经心的蝶变转瞬即逝,然而,在夏日深深浅浅的景深中,需要经历怎样的构图、调焦、滤镜和取景,才能拍出一张如此生机勃勃,谐和完美的图景。按下的是快门,过滤的是岁月,经历的是漫漫长远的等待、成长和收获,是累累的硕果,更是玉汝于成的升华。
说说云吧,在我的印象里,云是夏日景深虚实、远近、深浅构图中最不可或缺的元素。春日花开万紫千红,秋日叶红五彩缤纷,冬日雪白银装素裹,都可以独自成景,那蓝天底下的白云飘飘都可以作为修饰和点缀,在原有的风景中美图一下,更加旖旎多姿了。夏日呢,平原山川,沃野田畴,村庄城郭,触目都是青绿葱郁。时间长了,难免会有视觉和审美的疲劳。加上夏日天空的云翳仪态万方,那青绿之外,天空中无处不见的云朵就能够兀自成景,兀自成诗,独自成为夏日景深中虚实结合,动静相宜的诗和远方了。
在蟠龙山脚下的那一个月,与云相约,与云共情,与云合影成了我课后回宿舍的路上必选的项目和必留的风景。校园宽敞,地势南高北低,南面的宿舍和楼宇就延伸到山前,那些云再低垂一下,眼见着就从那些满山遍野的松柏垂下来,挂在那些楼顶,仿佛触手可及,等你攀到楼顶,它们又随风飘到校园外面去了。宿舍东边是我们登山必经的一个池塘,荷花开放,散发着迷人的清香。池塘里还有几只灰雁,每天在水中游来游去,与过往的学员和那蔚蓝的云天共享着时光静好。从山顶,每天都有激湍飞瀑飞流而下,在水中飞溅成细碎的浪花。有时,那些洁白的流云从山的那边飘过来,缓缓行进到山崖边,看着那正溅落到下面池塘中的飞瀑,忽然像凝定了一般,变幻出的可爱形状仿佛在侧耳倾听着瀑布和溅起的水花水波清澄,碧涛成颂。彼此在窃窃私语呢,一阵风吹过山岚,那些静悬的云朵飞过群山和池塘,向着远处的天空飘然而去,留下我千般的沉思和万般的念想。
四
在夏日青绿的景深中,那些在美丽的构图中独自成景的彩霞和云锦让我魂牵梦萦。入梦的时候,它们总是第一时间占据着我梦境里的高光时刻,醒来了,除了那月光和阳光,除了那鸟鸣和蝉噪,依然是它们那么不离不弃,那么富有辨识地跳跃和行进在我的世界里。周末那天,我在厨房里铺开一张软席,躺下来,点燃了几根艾柱,做着艾灸,在青烟袅袅中,心中不断浮现着这些意象、风景和片段。忽然我看到了厨房小窗的外面一片洁白如雪的白云在缓缓移动着。是从我的梦境里来的,抑或是从我刚刚离开的校园里来的,我不得而知。
那片云团很大很美,真是白的如玉,最初的形状像一匹昂着头的马,马头向西,身子向东,上下起伏着。过了一会,又变幻成了群山的摸样,高低错落,伸展成长长的山脉,巍峨地耸立和延展着。厨房窗户的空间有限,在缓缓的行进中,那片云山逐渐超过了窗子的范围,在我的视线中,好像要从窗口挤进来。过了一刻钟,云团从厨房的窗子飞越过去了,留下远处湛蓝的天空。做完艾灸后,我赶紧跑到客厅那边的阳台,追随着那片云的步履,想把它们拍摄到我的手机留存进记忆。那时,那片云已经被一只无形的手揉碎了,隐入夏日的景深中,与小区外边那片群山和绿涛合而为一,难分彼此了。
云霭和阳光是夏日青绿景深中最美的脉动。夏日短短一个月的时间中经历的那些惟妙惟肖,奇美瑰丽的影像不仅让我心胸开阔,而且一直在我心中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激荡,那种接续接力的感觉很久没有过了。回到烟台后,有一天傍晚,行走在金沙滩森林公园中,关于夏日的景深又不由自主地从心底涌动而出。我一边走一边寻觅着。那时正是傍晚5点前后,那个时候太阳的光芒已经没有那么热辣了,离着落山还有一段距离和时间,正是光度最柔和,光线最斑斓的时刻。身边两侧的那些树木或立或卧,与林中那些丛生的绿草相映成趣。往远处,是间或里还开着的一些野花,成为夏日景深中的一道色彩点缀。林子的边缘,有一群歌者随着音乐的伴奏唱着优美动听的歌,“晚风轻抚澎湖湾,白浪逐沙滩。没有椰林缀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坐在门前的矮墙上,一遍遍怀想,也是黄昏的沙滩上,有着脚印两对半。”有伴舞者随着歌声轻快地舞动着,我经过的时候,她们正陶醉在自己歌舞的世界中。
那一刻,柔和的阳光穿越海滨公园的森林恣肆挥洒着。我举起手机,在那些枝叶和树梢之间追寻着夕阳的脚步。稍微放大一下光圈,奇异的景象出现了,进入手机相机的那些阳光在夏日的景深中划出了一道道色彩绚丽的线条和纹路,有的一层一层,重叠着,像一条深长的时光隧道,在黄昏的树影中交替中。有的从一棵树的顶端,像一圈一圈水的涟漪缓缓推开,很快阔大成了一个宇宙深处的星系和星云,生动地展开着无比深远和宏大的叙事。有的在一片密织的枝叶间,像天女散花散开的花瓣,在五颜六色的色彩中,突然光芒又闪烁了,耀眼夺目。那样的时刻,在青绿的树林和绿草中,迎着傍晚的阳光,走进夏日美丽的景深,生命的图腾和张力突然就有了一种与光同尘的无限和深邃感。
五
几日后的一天下午,还是在那片森林公园外面的金色沙滩,我又在黄昏的时刻,在夏日的景深中亲历和见证了那种让我心旷神怡的无限和深邃。那也是一场夏日的雨后,高天的流云在夏日的风中飘忽不定的游移着,虽然我去的沙滩雨停了,想必飘到别的地方的雨云正在电闪雷鸣肆虐着。夜幕降临的金沙滩亮起了星星点点的灯光,西边的天空,还没有完全落山的太阳的余晖冲破厚厚的云层,透射出绚丽多彩的光。已经在夜色中逐渐无形的云,在夕阳晚霞的背景中忽然又活跃了起来,像一只凤凰,像一片麦田,像一座群山,那动感转眼就拟人化地栩栩如生了。
但那毕竟是落日前的一瞬,所以很快夜色就沉凝了。我到海边的时候,那些彩色的光影和移动的云层逐渐暗淡下去。黄昏,浅浅的海水中,与大海亲密邂逅的人们在水中站立着,恋恋不舍地追寻着夕阳和彩云的踪迹,有的举着手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有的打开了手机的摄影模式,缓缓地记录着落日后的黄昏和轻轻卷过裤脚的海浪。刚才还清晰的身影,在暗夜和夏日的景深里,逐渐成了夜色的一部分,长长的,静静地在沙滩和海水中矗立着。景深的遥远处,是八角湾和崆峒岛,若隐若现,虚静缥缈地闪现着,在灯火阑珊的海波中上下起伏着,跃动着。
“海上有仙山,苍茫云海间”。“海市蜃楼,仙境海岸,鲜美海岛,我看见海上仙山了。”沙滩上的人们欢呼着,雀跃着,我和他们一样,也看到了,看到了大海深处,夏日静中有动,动静递进的景深中恍若隔世的仙山—与那些曲径、花木、山水、鸟鸣、云锦、霞光一起,不仅充实进了我梦境中的意象,更是我可以和你娓娓道来的逸闻趣事,你听到了吧!
崔洪国,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济南、烟台作家协会会员,《齐鲁晚报》副刊“青未了”签约作家。
特别声明:本文为“海报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点点赢,仅代表该作者个人观点。海报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驰盈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